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追思文章  > 正文

潘际銮校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22-04-23 | 来源: | 作者: 周绍森

惊闻潘老4月19日逝世的噩耗,心中万分悲痛,夜难以寐,从此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师长,亲密的战友,挚爱的亲人。回想起与潘老朝夕相处共事10年,心潮起伏,往事历历,如同昨日……

勇挑重担,报效乡梓

记得1992年底,在江西省委全委扩大会的分组讨论会上,我发言说:“现在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一所重点大学,第一件大事就是要选好校长。建议从全国选聘一位大师来担任校长。” 这得到大家的赞同。1993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吴官正两次前往母校清华大学,请清华大学给江西推荐一位大学校长。并亲自从京打电话给我,让我赶去北京。我即与省教委(省教育厅)尹富庆、赖润身两处长一起匆匆赶赴北京。到京后受吴官正省长指示,陪同与在京开会的黄懋衡副省长前往清华。不谋而合的是,清华大学党委推荐名单和我省拟定的名单第一人都是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西籍学部委员(院士)潘际銮教授。接着,黄懋衡副省长带领我们两次前往清华园潘老家中拜访,见到潘老时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讲话清晰有力,深具学者大家风范,不由肃然起敬。他夫人李世豫教授也非常热情可亲。黄副省长表达了江西为改变无重点高校、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的高等教育“三无”落后形势,省委省政府拟将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一所重点大学的迫切希望,与代表省委省政府领导诚请潘老出任校长的热切意愿。潘老当即说:“我虽然早已年过花甲,在清华教学、科研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好,但我是江西人,家乡人民养育了我,省委省政府领导信任我,希望我为家乡做点事,这既是我应尽的义务,更是我的光荣!”同时,他还表示要先到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去实地看一看,才能做出决定。接着,在江西省驻京办事处,安排了在京江西籍的知名专家学者举行“振兴江西高等教育座谈会”,会后请潘老和夫人留下,毛致用书记、吴官正省长诚恳面请潘老回家乡主持重点大学建设。潘老再次表达感谢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信任和为家乡尽力的意愿,并恳切地说:“我要么不干,要干就踏踏实实地干,而且要干好!”

4月1日,在江西驻京办事处负责人的陪同下,潘老和夫人奔赴南昌。当晚,毛致用、吴官正热情接待。第二天,我陪同潘老对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进行考察,潘老表示满意。

4月14日,省委省政府举办隆重热烈的“聘任潘际銮教授为南昌大学校长授聘仪式”,省委全体常委和省政府领导出席,毛致用书记致辞,吴官正省长给潘老授聘书。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卢秀珍宣读了南昌大学领导班子的任命。5月4日举行了盛大的南昌大学开学典礼,毛致用书记、吴官正省长、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和潘老共同为南昌大学揭牌,全校师生欢心鼓舞,校园一片热腾。从此,66岁的潘老开始了他为南昌大学呕心沥血、艰辛创业的历程。李世豫教授也为之日夜操劳,付出了大量心血。

科学定位  两校融合

南昌大学成立在全省、全国乃至海外都引起了极大反响,潘老和学校党政班子都深感担子很重,压力很大。如何不负重托,抓住时机,使学校能在一个高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潘老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和我反复商量,并主持党政联席会认真讨论,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明确提出“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质量、上水平、上重点,服务江西经济建设,面向21世纪培养人才,力争早日进入‘211工程’,努力办成全国重点大学”的建设目标和“文理工渗透,学研产结合”的办学模式。

学校办学方向、目标、定位明确后,在潘老总指挥下,学校领导班子精心谋划,中层干部认真讨论,全校师生总动员,对原两校的院系、学科、专业进行大幅度的合并、调整,并新增和改建了一批适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江西经济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将原两校25个系(院)、76个专业优化组合为29个系(院),其中新建了13个。然后又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将29个系(院)组建为9大学科群。在这个学科大调整中,南北两校区调整搬迁工作涉及80%的系(部、所)和近3000名学生。这一举措使江大江工真正融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正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产生了“1+1远大于2的效应”,为南昌大学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进入“211”工程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彰显出潘老作为科学家、教育家的智慧。

改革创新  进入“211”工程

进入“211”工程,办成全国重点大学,既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望,也是两校合并、加大投入的首要目标。潘老为此日夜操劳,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潘老以他当年“西南联大”求学和长期在清华大学工作的经验体会,提出要使南昌大学“三上一进”,关键是“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建设”。经潘老和党政班子的集体研究,制定了大力抓好“四大改革”(以校院系三级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改革;以学分制、淘汰制、滚动竞争制为重点的教学制度改革;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学研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加快进行“六大建设”(本科教学建设;重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开发基地和校办科技产业建设;学校基础建设;教风学风和干部作风建设),早日进入“211”工程的战略规划。

潘老宝刀不老,精力充沛,真抓实干,始终站在改革建设的最前沿。在潘老的带领下,全校干部师生奋力拼搏,积极性和创造性大为高涨,师资队伍实力猛增,纷纷申报重大项目进行“大兵团”作战,教风学风考风明显改观,甚至发生学校图书馆大门被挤破的现象。

1993年12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南昌大学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博士授予单位,“金属塑料加工”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博士学位授予点,从此摘掉了江西省“无博士点”的帽子。

1996年1月13日至15日,国家三部委“211工程”预审组专家组对南昌大学211工程进行预审,听取了潘校长的汇报和进行实地考察,一致通过对南昌大学进入“211”工程的部门预审。南昌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通过211预审的地方院校。

1997年5月18至19日,国家三部委专家组对南昌大学进行“211”工程建设立项审核。11月国家计委正式下文批复同意南昌大学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进入“211”工程后,潘老仍马不停蹄,继续带领大家进行“211”第一期工程十大项目的建设。2001年6月18至19日,受国家计委和“211”工程办的委托,江西省政府对南昌大学“211”工程第一期建设项目验收通过。

进入21世纪以来,潘老高瞻远瞩,抓住时机,为南昌大学新校区建设进行精心规划。为选址,潘老不辞劳苦和我们跑遍了南昌市周边的山山水水。为征地,我俩与南昌市委吴新雄书记商谈五次。潘老亲自提出校园设计的原则,审核设计方案,并检查和推进新校区“三通一平”的实施,为新校区建设和南昌大学“211”工程第二期建设描绘出宏伟蓝图。

大师仙逝,精神永存!江西人民永远不会忘怀潘老带领南昌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的丰功伟绩,南昌大学师生员工更不会忘记潘老带领大家奋战的日日夜夜。他那可亲、可敬、可信的光辉形象,他那立志报国、艰辛奋斗、精益求精、谦和大度的大家风范和崇高人格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周绍森   2022年4月22日凌晨

 

 

 

新闻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