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追思文章  > 正文

无限的思念,恩师您走好!

2022-04-22 | 来源: | 作者: 张华

学生来电话说潘老师走了,我久久无法相信,那个精神抖擞的老人就这样舍得离开他的相濡以沫爱人、他的亲人、他的学生和他为之奋斗终身以创造为主旋律的焊接事业。恩师十几年前就说他是80后,近几年又说自己是90后,恩师的精神状态丝毫不输年轻人,让我相信他还会是00后,但是无情的现实,把我的恩师定格在95岁!

恩师之缘

dfab1395d1bf4831b4a2ba89f55cbfc4.png

师从先生有一定的偶然,93年怀抱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先生担任合并的南昌大学首任校长。一上任先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管理中,他说不能分散精力,既然来当校长就好好把南昌大学办好,所以我有幸成为先生离开清华后的最后一位博士生,直到十年后他老人家返回清华,才又开始招收清华的博士生。

成为先生的学生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这源于先生担任校长不久筹备建设先进制造学科平台,需要组织一批教师投入平台规划建设中。时任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吴志强教授从科研开展比较好的团队中物色青年人,当时物理系检测教研室黄素莲教授正组织科研团队承担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我是团队成员,于是黄老师就向吴校长推荐我到新平台去工作。当时我已经准备考博士,而且联系了本专业的清华教授,因此没有答应去。

后来吴校长就带我见潘校长,第一次面对面见到潘老师,感觉他既是一位大学者,更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因此,我有勇气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准备考博士不愿意去新单位,听完后,潘老师直接就提出让我考他的博士。当时我都蒙了,硕士研究生专业是光纤通信,准备考博也是同一专业的清华博导,现在要改考焊接专业,自己连焊接的基本概念都没有。潘老师看出了我的顾虑,就说他的研究方向是焊接自动化,属于交叉学科,可以再补补相关的知识和课程。当时我还是没有表态,说回头想想,后来在黄老师等同事不断的思想工作之下就同意进入焊接自动化领域了,也在1994年通过博士生考试进入清华学习,十分荣幸成为先生的弟子!

治学之道

df854d98ac6049d7a7a1d442b6f638ed.png

成为先生的博士生后,才真正领悟到先生治学之严谨,也明白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原由。我从光纤通信跨越到焊接专业,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因此,先生首先安排了我半个月在清华的金工实习车间进行焊接实习,而且是亲自联系实验老师指导。从没接触过焊接,经过半个月的严格实践终于对焊接有点感性认识,同时手也脱了一层皮。

在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先生要求选读大量的相关课程,他说即使不列入课程计划也要选,如《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等,有些没有开的课就联系曾经开课的老师给我指导,特别感谢先生的这些要求,使我在博士一年级时用修读的信息学科方法来进行焊缝图像识别,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关成果在《机械工程学报》发表,增加了自己对焊接自动化研究的信心。在博士论文阶段,我承担的是先生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尽管先生校长工作繁忙,但是每次先生到清华一定来实验室听取汇报,不是简单口头汇报,而是深入到实验过程中,看实验现象、数据、结果。不管如何繁忙,先生对我写的学术论文从题目、摘要、正文、结论,甚至文献修改标注在整个论文书稿上,这是我现在都难以完全做到,未能很好地把先生的治学精神、对学生的身教传承下来。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完成了博士论文关于温度场检测方法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连续发表在《中国科学》《Science in China》上,本以为就可以毕业了,但是先生说要对实验环节、效果进行实证。于是先生就利用到北京出差回清华的时间请了几位老师对论文中的实验结果对照现场实验进行重复性验证,确认了结果与论文中的结果一致了才同意答辩。整个博士学习、学位学术论文开展过程中先生治学精神永远让我铭记,感谢先生的栽培!

科研之要

c19ca67967f04b6a84648be79fe1dbe5.png

1997年底博士论文答辩完后,我来到学校机械电子研究所工作。先生反复交待要踏踏实实干学问、做科研,不要想其他东西。同时特别指出,实验室要依靠自己的科研来一点一点地建起来,不能完全对学校“等、靠、要”,科研的开展不是都要投入很多经费的。这种思想一直指导、引领我们科研团队发展,如我们到新校区后开辟的服务机器人方向就是起源于8000元购买的轮椅,后面经过不断发展,已有教师及毕业博士申请获得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学生获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最佳人气奖等;一台普通的铣床进行改造成为金属智能结构研究平台,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973”前期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先生任校长期间尽管公务繁忙,但一有时间就到实验室来与学生、老师讨论实验方案、课题进展、项目申报等,就是返回清华后,每次回南昌都要到实验室指导、讨论课题,甚至八、九十岁时还会趴在地上看实验结果。先生的探究、求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传承。

先生始终站在国家重大工程需求的高度来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从过去的核电焊接,到现在的高铁焊接,无不体现先生的身为工程专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甚至先生离开之时,仍然惦记着爬行式焊接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大型构件自动化焊接是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同时又是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先生领导清华大学、南昌大学以及相关企业,通过不同渠道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企业合作等项目资助,从爬行式机器人机构设计、基本功能实现,到焊缝识别、智能控制等,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目前实现了机器人典型领域的应用。每每回想这个自动化装备攻关过程,不得不敬佩先生对国家重大工程难题解决的决心和恒心,没有先生的坚持就不可能有这个重要机器人成果的诞生与应用。

学科之局

46b0f811a0ad47049557a98839b74cd5.png

学科建设是高校引领性的工作,先生围绕学校进入“211”工程建设目标,开展了学科调整与布局,体现了一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家眼光。先生认为只有集中力量建设若干个具有优势特色的学科,学校在全国才有地位和影响力,为此先生提出了“九五”期间”211”重点学科建设规划。我有幸参与了“211”重点学科建设,在先生最初谋划的“211”工程四个重点建设学科中就有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二个学科,经过学科带头人及团队努力,以及学校等部门持续的建设,“十五”期间材料物理与化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拥有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硅基LED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诞生了自己培养的科学院院士(2019年)、工程院院士(2021年),这在我们这样的经济、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能有这个成果非常不易,这均得益于先生的重点学科建设布局,更是先生看准了持之以恒地支持的结果。

另外一个学科是机械工程,初期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全校比较早地获得二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2005年)、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年)、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以及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2002年)、江西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等早期省级科研平台,其中江西省重点学科评估中,机械工程曾在全省所有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2010年),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同样凝聚了先生一路辛苦。如今学校已进入了“双一流”高校建设,先生生前一直关心学校的建设,特别是报告学校教授获批院士时,先生特别高兴!

大学之风

156ad7d2f87c436aaeed4a7eadd90831.png

大学要有一批学者,引领社会发展,敢于剖析不良倾向。先生除了学术上是大家,更是始终充满了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敢于也善于针对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亮出观点、提出批评意见,甚至也可以认为是逆行者,这也是令学生所敬佩的。早在2005年先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就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和学术界存在一股强大的潮流,以SCI录用论文数量作为衡量一切学术工作最主要的指标,与个人待遇、奖励、职称评定等密切挂钩,致使科技工作者追求SCI论文数量,部分人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炮制论文,污染了学术氛围,破坏了长期扎扎实实搞研究、默默无闻潜心治学的学术环境与氛围。

2010年,先生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就旗帜鲜明地指出高校内想做官也是我国学术道德问题,认为国内高校静心做学问的人远远不够,有碍学术发展。先生一直倡导,一个国家、一所大学应该有一批真正做学问的人,甘于坐冷板凳,才有可能冲刺科学高峰,但是目前这样的人在我们高校里还远远不够。先生经常讲,“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人人有宽裕的时间治学”。实际上,先生为了尽快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为国家长远福址呐喊的事例还有很多,我们在先生身边无形中都会被感染,一身正气是先生为我们树立的良好榜样。

与先生结缘近三十年,先生伟大的人格、智慧有太多无法一一言表。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先生对于新生事物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和接纳度,像QQ、微信等,说来非常惭愧,使用QQ、微信与先生交流时总比先生慢半拍。先生前些年几乎每年都会回老家,在学校停留,有时碰到生日,我会邀请学生、老师等为先生祝福,聆听先生的教诲。疫情前,每次去北京出差,只要能够找出时间就会去看望先生,有一次听说先生住院了,还与实验室老师专门从南昌去北京医院看望了他老人家。2019年我来到上海,恰逢疫情,与先生见面的机会就少了。2021.6.16先生到上海,没有想到成为最后的一别!

2022年2月1日与先生通电话,他说身体不错,听到声音洪亮,也就放心了。后来,先生住院了不便接打电话,由于上海疫情发生了,也就无法前去北京探望,极为遗憾!直到4月19日上午惊悉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甚为悲恸,恍如恩师仍在眼前,教诲不绝于耳,但已天人永隔,难再抚膝,愿恩师一路走好!

 

学生:张华  2022年4月22日 于上海 疫情封控在校园

 

 

新闻报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