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追思文章  > 正文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恩师潘际銮院士

2022-04-22 | 来源: | 作者: 徐健宁

9043c63da64b4ced8e707704f0c8d23b.jpg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落笔的时候,距离恩师离世已经三天了,那个亲切叫我“小徐”的慈祥恩师仿佛还在眼前,那个和我们在一起做实验讨论问题的严谨师者仿佛还在眼前,那校园里流动的最美风景伉俪身影仿佛还在眼前……。我呆呆注视着办公室那副恩师的画像,久久不能平静。

潘际銮,中国焊接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批焊接专业创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昌大学校长,那于我一个初到南昌大学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而言是那样遥不可及的人物。1998年一个冬日的午后,在南昌大学机电学院焊接实验室,我与这位传说中的大科学家不期而遇。适时潘老师一个人来到实验室了解焊接机器人课题的进展情况,见到我们这群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一听是学焊接的,就热情的和我们交谈起来。他说现在的焊接不再是像原来一样焊洋铁壶了,而是融合了很多信息技术在其中,例如我们实验室,就是将焊接与机器人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相结合,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一门大有未来的学科。他还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焊接技术,要学以致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就在那个阳光和煦的午后,一位师者把他亲切、睿智的形象烙印在我的心里,也埋下了我今后要继续从事焊接专业的种子。

后来,在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毅然选择了焊接专业,这与潘老师的那次见面不无关系。三年硕士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留校,博士生导师是张华教授,也是潘老师离开清华前最后一位博士生,我很荣幸的成为了潘老师的“徒孙”,与他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当时我进实验室的时候,正好处于“863”计划——“无轨导全位置爬行式弧焊机器人”项目的攻坚阶段,我主要的是参与焊接工艺这方面的研究。2003年夏天,南昌气温特别高,焊接又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实验条件异常艰苦。8月的一天接到通知,为调整机器人焊接工艺,潘老师和我们一起下实验车间,我们以为只是将焊接规范给我们调试,我们将实验结果报给他就可以,没想到那天他是亲自做实验,每一次调整焊接规范,每一次贴陶瓷衬垫,每一次焊枪对位,潘老师都是在旁边亲自指导。每一次起弧之后,他都是拿着保护面罩观测焊接过程,因为焊缝位置不同,有垂直的,也有水平的,还有弯曲的,潘老师甚至会趴着看,十分专注,全然不顾汗水早就湿透了他的衣衫,这种俯下身子做学问的态度让我们在场的人都肃然起敬,那一年他已经76岁了。同年11月,国内焊接行业全部院士和数名顶尖级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其成果的技术集成与创新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随后,潘老师亲自带领我们去上海参加全球最大规模的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前后两周左右,他亲力亲为,布场、调试、再调试、一次又一次,我们的机器人一经露面,成为了会展中的明星,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再后来,由于工作的变动,我转岗到学校教务处工作,潘老师对我的教导多是在一些与本科教学相关的场合,特别是在北京教育部借调三年的时间里,自己对本科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思考,对潘老师的教育理念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记得有一次去清华潘老师家看望他,他请我们到清华食堂小餐厅小聚,席间说起他在西南联大求学的事情,谈到了西南联大治校理念是“教授治校、学术自由、自主办学”;建立严格的教学要求与宽松的教育制度;始终有大师精神与先进文化的熏陶。而他来到南昌大学后,也是秉承这样的办学理念推行了“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等一系列教育措施,激发了办学的内生力,这才有了今天南昌大学本科教学稳居全国一流的底蕴基石。现在的“际銮书院”也是基于潘老师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去过潘老师在清华的家和实验室,面积不大,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但就是在这样的朴实中,潘老师用他的教育情怀,指导和关心着南昌大学莘莘学子,指引呵护着他们的梦想一路前行。

文字写到这,和潘老师在一起的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仿佛还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仿佛还能看到他和我们探讨问题时候的奕奕神采。这些记忆会一直陪伴着我,潘老师他的博学睿智,他对学问的勤奋专研,对学生的大爱情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都会让我一生去追随。

《庄子·大宗师》中开篇“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大抵是对先生一生生平的描述。斯人已逝,恩师一路走好!


新闻报道更多>>